1970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等人提出“奇点理论”,认为奇点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追溯的宇宙演化的起点,这是没有大小的“几何点”,它具有一系列奇异的性质,也称奇异点。空间——时间在该处完结,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该处失效,所以不能预言在奇点处会发生什么。
如果说人是宇宙的缩影,那么,在心灵的世界里,有没有类似奇点的存在?如果有并被探寻到的话,对人的成长,特别是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在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有一位老师叫舒悦。舒悦真名叫李百芹,舒悦是她的微信号名,也是听过她讲座的人最喜欢称呼她的名字。几十年如一日,李百芹细察心灵的纹理,详参成长的年轮,与上千个求助者互动,和几万听讲人共情,终于发现,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黑洞的现象:家长、老师、朋友……不管是循循善诱,还是苦口婆心,或是当头棒喝,教育力量在这里竟然失效了,育人规律好像不能在其身上起作用。
——教育失败!
冷冰冰的结果,宣判了多少阳光少年的灵魂死刑。
这是成长的黑洞,还是新的成长奇点?
李老师用心血与汗水,敲定了后者!
的确,哪一个正常人的童年不曾灵气逼人。如果每个人的出生都自带天赋,那么,天赋的磨灭,远比发育简单得多。
总有一种教育能打开心灵之锁,解放受困的成长内力。
李百芹所探索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她把它命名为“心理奇点教育”。
一、心灵被锁天地暗,何处灵犀一点通?
——三个故事引出的教育追问
精神分析心理学奠基人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写道:“在所有混乱之中都有一个宇宙,在所有无序之中都有一个秘密秩序,在所有善变之中都有一个固定法则,因为发挥作用的一切都是基于对立面的。”
就个体人而言,混乱中的新宇宙,无序中的秘密秩序,善变中的固定法则,如何得到?李百芹发现,就在复杂心灵纹理的奇点。
故事一:什么也不会的男孩
上世纪80年代初,李百芹读小学四年级,有个男生成绩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也不会。老师招数用尽,他就是学不会,四年来每次考试,都给班里拖后腿。
后来,老师让李百芹和他结对子。李百芹当然不懂得做什么思想工作,只是利用课间帮他学习。奇怪的是,李百芹每次教的知识,他都能很快学会,包括非常难的数学题。看到他高兴地学习并且很快能学会,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不可思议。
可是回到课堂听课,他仍然什么都不会。
李百芹又多次试验,结果一样:凡是自己教的,他都能很高兴地学会,回到课堂一切归零。
当然,结对子并没有真正改变男孩的命运。且不说李百芹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方法,就是明白用了什么方法,也是无法复制的。
“要改变命运的轨迹,必须找到问题的共性,并为之建立一种范式。”多年后,李百芹面对更多“什么也不会”的孩子求助时,明白了这个道理。
回首往事,奇点心理理论在她的心里开始了萌芽。
每一个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学困生”,都困在自己的世界中。多种教育尝试一直失效。那里是一片死寂,还是新生前的混沌?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自己的神,因为他隐于黑暗。你(他)说,要有光,就有了光——那是成长的奇点,外来之神恰好与他同频。譬如什么也不会的男孩,结对子的成功,正是因为巧合中触动了他混沌中的奇点。
故事二:邻家女孩,渐行渐远的高才生
如果说“什么也不会”的男孩佐证了教育合力并非万能,邻家女孩的故事则诠释了“教育反作用力”的存在。
从小学开始,李百芹就和那个邻家女孩同班,成绩基本相当。期末考试的时候百芹一般是双百,邻家女孩一般会扣掉一两分,她被女孩及其父母视为对手,发誓超越。于是,在与百芹的不断对比中,邻家父母对女孩学习的严格要求不断加码。李百芹至今还记得那个周末,女孩父母约百芹到她家写作业,大概是想侦察一下两人的不同之处。做完作业,女孩父亲开始给她们听写汉字,听写的都是偏僻的汉字,根本不在课本生字表上。百芹一脸茫然,而那个女孩很快就能写下来。
看着百芹本子上的一片红叉,女孩的骄傲溢于言表,她的父母也得意扬扬。百芹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的感慨只是一瞬间,扭过头就忘了,百芹还是放养式地自己管自己,并一如既往地稳居班级第一。那个女孩的父母继续严格要求、加码管理,但孩子的成绩却不断下滑。后来就不怎么学习了,并开始逃课。
后来李百芹上了大学,假期回家的时候,务农的那个女孩一直回避与百芹相见。她的父母则很羡慕地问这问那,惋惜地唠叨孩子不好好学习,现在整天土里刨食,生活不易。
最无语的,是愚昧的轮回。严格的管教锁住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成长内力,而当年那些在严格管教下渐行渐远的小高才生们,又在沿袭着父母的做法,经常责罚甚至打骂孩子,有时还痛说往事,自己当年如何优秀,都因为不好好学习……
难道真正的原因只是不好好学习吗?
故事三:发现谈话恐惧症
谈话,被认为是促强补弱、解开思想疙瘩、激励后进最为有效的方式。成绩退后了,谈话,鼓励迎头赶上;成绩提高了,谈话,提醒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没达到预期目标,谈话,出主意、想办法,让其表态时保证……
对所谓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来说,高三是谈话的密集区。学生的压力像上了发条,日复一日地在无形中加紧。表扬的总是那些埋头苦读的,被表扬的理由也是他们苦读的样子,至于他们的内心,至少是可以暂时被忽略的。
李百芹教高三语文的时候,经常很卖力地找学生谈话,口干舌燥之后,很有成就感地认为这些学生又有了新的动力。
细腻的心灵和敏锐的目光永远是教育家才有的天赋。渐渐地,李百芹发现谈话并非总能如人所愿。有些孩子确实因为谈话振奋了一把,而有些孩子谈过之后却依然不在状态;有人迷恋跟老师谈话,有人却非常抵触,喜欢一个人躲着,不想让任何人看到他……但老师们的办公室里几乎不间断地有孩子被谈话,更有家长也求老师跟孩子谈谈。
没有人怀疑过谈话这个法宝的威力,如果效果不好一般也归因为孩子不听话。
每年高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总有孩子发挥很好,也总有孩子发挥较差甚至很差。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迎战?老师们考前都很认真地做了思想工作,谈话谈得嗓子都哑了。
直到有一天,已读大二的一个学生来信坦言了心声:“老师,现在我才敢跟您说,我恐惧被谈话!我们班主任考前叫我谈话,谈一次,我害怕一次。他只看到我在玩,根本不知道我的心里需要什么。”
这封信是李百芹“谈话情结”的梦醒时分,她并因此创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谈话恐惧症。
既然“话是开心的钥匙”,那么,是不是也能成为锁心的门闩?
诚然,话是必须谈的。在教育中,谈话毕竟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常规手段。但是,听懂被谈话人行为背后的故事,与他共鸣、共情,之后的谈话,虽寥寥数语,却会胜过万马千军。
教育的追问中,李百芹飞向了心理的星空。在当好语文老师的同时,自费进修,自费买来专业书籍,见缝插针地向皮亚杰、华生、斯金纳、詹姆斯请教,和弗洛伊德彻夜长谈。
慢慢地,她明白了,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除了吃穿、求知、谈话,更需要的是陪伴,是共鸣,是共情。
于是,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阳春三月高考临近,当年她任教的圣都中学都分别为家长和学生举行“陪伴高考”主题讲座。
当李百琴用鲜活的案例展示出一幕幕因家长的过分期待与焦虑所导致的悲剧,并指出家长给孩子帮倒忙的一系列言行,对号入座的家长们热泪盈眶,如梦方醒:
在高考的紧张、焦虑中,原来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的教导,而是我们的理解和陪伴,原来我们不厌其烦的嘱托是帮了倒忙……
以后,李百芹又应邀把自己的“陪伴”课程开到了五所兄弟学校,并延伸到了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呵护天才,陪伴成长”,为一个个孩子打开了心智之门。
二、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藏在弱科与失眠背后的灵魂呐喊
霍金曾说:“自从文明开始以来,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做互不相关不可理解,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
“根本秩序往往是掩盖在无序的现象下面的。从教育对象的无序中发现秩序,是老师的神圣使命。”李百芹在日记中写道。
故事一:撕掉标签的诅咒,他从“被失常”的宿命中脱困
平时考试都发挥良好,每到大考都发挥失常。
发挥失常,成为高考失利者最大的理由。
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
——弱科!都是弱科惹的祸!
抓弱科、促弱科、补弱科,开小灶,上补习班,老师、家长、社会多管齐下,不惜代价攻坚克难。好歹改观一点点,其他科目成绩又下跌到红线。
弱科,拼命都摆脱不了的“致命短板”,你让我发挥失常,你让我无语禁声。
“每当大考就发挥失常”,是个伪命题,你信吗?
开始李百芹也是不信的,直到亲历了一个弱科生“秒变”的奇迹,她才坚信多数孩子是“被失常”了!
当某个标签贴到身上,它携带的“自我实现功能”就会像病毒由表及里、由内到外,成为他一辈子的短板。而负面标签则如同贴在五行山上的那张如来佛的符箓,尽管轻如鸿毛,但有翻天覆地之能的孙悟空却一点都动弹不得。
那标签就是心锁!
下面是心理健康课堂上李百芹和一位男生的对话:
“老师,我很想学好,但是数学是我致命的弱科,简直让我无语。我不是不努力学,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总成绩还好,就是数学,真要命。”
“你说数学是你的弱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七年级。”
“你的意思是七年级之前你的数学并不弱,是这样吗?”
“是的。”
“七年级的时候你是怎么知道数学是弱科的?”
“七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总成绩不好,我觉得是数学没考好的缘故。分析总结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找弱科,我就写上了数学。当时并没觉得怎么样,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补弱科。”
“那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数学是真的弱科而需要补习的?”
“九年级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数学每次都拖后腿,父母也说数学是我的弱科,担心中考成绩会受影响,于是我很着急地补习。也请老师帮忙,也上补习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作用不大,成绩依然上不来,感到很厌倦。”
“也就是说,当你发现数学是弱科,你才去补习,不太见成效的时候,你就对数学厌倦了,是这样吗?”
“是的,上了高一以后我更着急,更努力学数学,可就是学不好。现在看到数学就反感,头脑直接转不动。一考数学我就紧张,特别紧张,预感又要考不好了。”
“你是说,你对数学的感情,先是厌倦,后来又是厌恶,然后又到紧张吗?”
“是的。尽管也知道越紧张越考不好,平时会做的题目,考试就不会了,紧张得没一点思路。”
……
没考好,于是觉得弱,觉得弱便学不好,学不好就怕考试,怕考试就越考不好,考不好就越坚信它是弱科。
恶性循环的链条中,首要的一环,便是一次没考好就定义为弱科。
这是一次致命的定义。
定义诞生之后,心理上就觉得它弱,畏惧心理由此伴生。
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写出自己的弱科,这本身就是一个消极暗示。他写了数学,家长又不断强调数学是他的弱科,弱科认定再次强化……
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构成相伴成长的背景音,背景音又不断强化着弱科的认定。
人的下意识往往喜欢验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会千方百计让这个假设成立,于是,弱科就真的诞生了。
一系列问题被提出,男孩终于看到了强大背景音中那个无言的自己。
二十几分钟的对话,在漫长的学业中不过瞬间,但是,他“秒懂”了!情绪、行为随之变化。
两周后,他又来了咨询室一次,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交谈中,李百芹带领他重新体验过去对数学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转变为理性的思考,从而寻找到造成这种感受的核心信念,并将其中的错误信念一一消除,建立起正确的信念。
一个半月后,百芹上课的路上,他主动跑来报喜:“老师,你知道吗,这两次考试,我的成绩提高了很多,数学两次都过了110分。我现在的状态和成绩,连数学老师都不相信!”从此,他进入各科并进的快车道。
长期以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被戴在老师们头上,岂不知,塑造孩子灵魂的,岂止是教师和父母?
《说文》有言,“名者,命也。”由五花八门名词组成的标签后面,多少人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写着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代码?
故事二:天赐众生,何以我承负了神的责罚?
从初三开始,不能入睡的午休成为她挥之不去的噩梦,与李百芹见面的时候,她哭丧着脸,浑身无力。
“睡不着,只好让父母陪着睡,即使父母陪睡,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我都这么大了,唉……”述说着的女孩,眼泪哗哗地流,“很紧张,很闷得慌,这里发闷。我好像很害怕,但我也不知道害怕什么……快要考试了,我很担心考不好。从小父母对我的成绩很看重,考不好对不起父母,每到考试我就害怕。”她把手放到心口处。
经常,她最大的奢望,竟然是中午好好睡一觉。
她做过各种努力:命令自己必须睡觉,晚上少睡几个小时,数绵羊……这些不但无济于事,相反越来越紧张。紧张就烦,越心烦,就越不能入睡。因为中午不能入睡,下午整个人就处于紧张、混沌和烦躁的状态。
父母省吃俭用,四处求医问药,看过四位中医,吃了几十副中药,依然睡不着;听说保健品好,于是安利、酵素、159、精油熏香等轮番“加持”,她仍然睡不着。
妈妈只好去求神了。
神婆说,孩子欠了钱粮,神仙降罪了,跪求九个晚上,此罪可免。
于是,妈妈连续九个晚上跪地到深夜。说到这儿,纤弱的女孩低下头,尽力掩饰着哗哗的泪水。
为什么睡不着?
“我感觉对不起父母,他们什么也不用我干,让我只管学习,可是我不但学不好,连好好学都做不到,感觉真没用,什么都做不好,不如别人聪明,不如别人会说,不如别人漂亮,哪里都不好……”
交谈中,李百芹得知,父母不让孩子做任何学习以外的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旦说不舒服就大惊小怪全家上阵,唯恐影响了学习。
对不起父母,成为她最强大的背景音。事实也以“对不起”的方式渐次呈现:考试就紧张,紧张就失眠,失眠就失利,失利就恐惧。
学习效率的下降,加剧内心的恐慌,希望与失望交织中,逃离困境的一系列尝试,更增加了她的困扰。譬如,母亲九个夜晚的长跪不起,几乎敲碎了她的神经:为什么是我背负了神的责罚?!
人生否定式,就这样写成并铐在了灵魂上,一系列问题随之诞生:低效能感和自卑,使她在孤僻中更深层次地体验着无能感和无力感的羞辱。
当一个人觉得失去了对自己控制的力量,她经受的便不仅是痛苦,更可能是绝望。于是,在和父母以及孩子本人深入分析原因之后,师生两人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对此,你感到很无奈、很无力是不是?”
“是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你知道吗?睡不着恰恰是因为你很有力量。睡不着带来的种种痛苦,不是因为睡不着本身,而是你和大家都认为睡不着是件很不好的事。特别的睡眠献给特别的你:如果你觉得必须午睡,就把它看作一种形式,睡一分钟、半分钟都可以,哪怕似睡非睡地迷糊一会儿,也就足以养精蓄锐了!科学的午睡是:十几分钟足够,不睡也可以。午睡长了,反而导致昏沉。”
“失眠,是力量在行动!你就是你的真神,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真神!责罚你的,是自己的真神!”
话到关键处,灵光自然来:去它的午休!
从交流的第二天开始,孩子从满足于几十秒的迷糊、几分钟的小憩,到入睡十几分钟,到和其他同学一样完全正常,终于开启了自己阳光明媚的世界。
所有的身心疾病,都可以从力量上找到症结。朝气蓬勃与死气沉沉,都是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每一个看似无解的症候背后,都有一个无助的力量在寻找同盟。这是一种无声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发不出声音。这个无声的存在、无助的力量,正是心理奇点所在。听懂了它的呼救,找到了它的所在,症候变奇迹,劣势成优势,混沌成新生,心锁开启。
2011年,李百芹主讲的“读懂孩子,陪伴成长”大型报告会由所在学校面向家长推出。第一次参加报告会的500多名家长和部分老师,随着李百芹娓娓动听的叙说,与会者从全新的角度进入了孩子的世界。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竟然对孩子误解如此之深!动情之处,一半以上的与会者热泪盈眶。
到2013年,她的陪伴成长课程已经形成了“读懂孩子”“读懂父母”“读懂老师”——“三读懂”系列项目,先后为7所中学、4所幼儿园的家长、师生提供了服务。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溺爱与控制的跷跷板上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这个判断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接受。问题如何解决?除了依靠专业技能,这更是观察力、责任心与耐力的考验。通过与家长的真诚互动,李百芹记不清自己书写了多少个心灵解锁的故事。
故事一:千钧学业,系于一发之轻?
这是一个因洗头而“困”出来的“学困生”。
每天洗头,对成年人来说,都不是问题。如果一个女孩子两天不洗发,人们就会觉得她很懒惰,不讲卫生;如果是油性发质,那最好是一天一洗。这没有人会提出质疑。可是,如果是一名学生,问题可就大了。不论是男生、女生,如果每天早上起来先洗头,那家中往往会发生争吵甚至战争。
他,高三,一米八五的个子,高帅都有了。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每天都穿校服。咨询的问题是最近很郁闷,没法集中精力学习。
原因是和妈妈吵架,经常吵架。每次吵完,来到学校里就后悔。后悔就会想很多,想得越多,越是学不下去。
他“学困”了!
“我直接受不了我自己了,为什么老是跟妈妈吵架?但是,每次都控制不住情绪。早上我只要一洗头发,妈妈就过来唠叨,一听到她唠叨,我就受不了。其实,这种唠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最近她总是说得很难听,说我只会臭美,说美不美不是两根头发的事,说我把时间都耽误在了这些没用的事情上了,不像是个考大学、做大事的样子。
“一说我不学习,我就很恼火。快要高考了,我每天都在拼命地学习,整个一天都在教室里,几乎不活动,学习压力很大。早上洗洗头发,我觉得一天就很清爽;如果哪天没洗头,做题的时候一摸到头发,我就感觉油腻腻脏兮兮的,心烦意乱,浑身难受。”
“也就是说,洗头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么好的理由,你为什么不和妈妈说呢?”
“我说了,她说我纯粹是借口,就是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要么就说担心我感冒影响高考。我天天这样洗头,怎么高考就会感冒呢?一听到这话,我就感觉她是在诅咒我,就没办法控制脾气。”
他的诉说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的烦恼。李百芹想起了给一所学校的高二家长所做的讲座。在答疑阶段,不知道哪位家长提到了孩子喜欢洗头的问题,接着就引爆了全场,大家七嘴八舌,好像都有阻止孩子洗头的经历,而且都有阻止无效的苦恼。
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家长管得多了,自然就成了问题。问题不是洗头,而是洗头引起的争吵,以及争吵所造成的各种后续影响。
每天洗头,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他们在青春期,是爱美的季节,就像动物会把自己最漂亮的羽毛在异性面前翻来覆去地炫示。在学校里,学生必须要穿那无比痛恨的校服,所以,发型和鞋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最重要的了。也只有这,才能满足他们与众不同的内心需求,让不断膨胀的自我得到满足。
当学习成为唯一,便忘记了孩子是一个自然成长的生命。
“每次放假,我去做个发型,妈妈就唠叨半天。我最讨厌拿学习说事了。发型漂亮了,心情好了,怎么就耽误学习了呢?学习难道就是死死地趴在那里像个呆子?如果是这样,我宁愿不要学习了。”
“穿鞋和学习有什么关系?穿上好看的鞋子就不学习了,安心学习就是要穿得破破烂烂的,不修边幅。这是我妈的逻辑。我非常痛恨她不相信我的样子。”
这是李百芹常常听到的声音。
这是对家长的反抗。但在强大的权威面前,反抗经常是无效的,于是不自觉中,他们就会把情绪迁移到学习上。
症结找到了,李百芹找来孩子的父母,经过五六次面对面的交流和多次电话跟踪,结果是欣慰的,父母从被动到主动地接纳了孩子洗头的事实。这名同学也成功“脱困”,最后还考上了一本学校。
孩子要自然长大,家长却努力压制,使用的工具是学习,最终牺牲的还是学习。发型或鞋子等琐事引发的长期争吵,形成了控制和反控制的亲子关系。
有了控制和反控制,就会有胜利与失败。当家长的心理成长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唯恐出现差错、唯恐孩子的成长逃出自己的视野,“努力抓住”的行为,便成了困住孩子才情的锁链,学困生也就由此诞生了。
故事二:“都为了你好”——多少愚昧假汝而行!
又是一名“问题”学生,而且是一名辍学大学生。
李百芹对这名辍学大学生的帮助,历时一年半,但她从头到尾没见过这个学生,每次都是和父母交流。
第一次见面,看得出夫妻俩已被折磨很久,形容憔悴,近乎崩溃边缘。父亲还能勉强打起精神,母亲则疲惫不堪,目光混沌,脸色发黑,又穿了件黑色的棉质T恤,整个人似乎没有一丝力气。
他们有一个曾给家庭带来骄傲的女儿,某名牌大学大二在读,但竟然因为多次挂科而被学校劝退,好歹求情,才给了个留校察看补考的机会。放假回来,她就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天天抱着pad玩游戏,不见任何人,吃饭都在房间里解决,甚至只要父母下班回来,就把房门反锁,从不和他们说话。
母亲每做好饭,就敲敲门喊她吃饭。高兴的时候,她会出来看一下,如果可口,便拿到卧室里吃,不可口就关门“谢饭”。早饭必定是不吃的,每天睡到12点。她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开始的时候总害怕饿着她,上班空闲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饭在哪里,热热吃。后来,母亲的电话就被拉黑了。
说到吃饭,母亲眼圈就红了。孩子现在骨瘦如柴,一米六的个子,八十来斤,低血糖好几次晕倒,但她就是熬夜不吃饭,疯狂打游戏。
每个学期都挂科,最要命的是,多次提出不想去上学了。
含着忧伤的泪花,他们诉说了孩子无数的“罪状”:拒绝上学,毫不爱惜身体,人一律不见,昼伏夜出,活得像只孤独而恐惧的老鼠。说到底,这个孩子几乎就要废了。
李百芹知道,孩子是不会见自己的,她也没想要见她。因为她明白,有其子必有其母,她已经在这对父母身上发现了症结所在。于是,李百芹给父母开出了一系列行为“处方”,没给孩子提一点建议。
一脸忧郁地进来,面带笑容地离开。一年多的反复交流,一次甚于一次的豁然开朗,这对父母经历了从管教到陪伴的跨越。李百芹的办公室,似有魔力般使他们不自觉地产生依恋。
从父母的报告中,李百芹分享着孩子无声中的嬗变所带来的喜悦。
那是一个清晨,刚起床的李百芹接到她母亲打来的电话:“今天是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的,妍妍这个学期的成绩出来了,选学加上补考共8科,一次通过!她的班主任都震惊了。老师说孩子的表现简直太好了,一直处于拼搏的状态。”
一年半的咨询,从每次考试都挂科,再到劝退和辍学,又到一口气考过8科,这种神话般的切换,酸甜苦辣几人知?
在无限诚挚甚至崇拜的感谢中,李百芹明白,其实真正应当感谢的是这对父母:他们敢于首先改变自己。这,多少父母能做到?
孩子的妈妈情不自禁地多次写来感谢信。其中一次写道:
“虽然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孩子,但改变最大的应该是我们夫妻俩。你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愚蠢。如您所说,是我们侵入孩子的生活太多,让她几乎无法呼吸。回去按您的指导进行了调整,没过多久就发现,孩子把我从黑名单里放了出来。后来,又从吃饭开始,做好饭喊她一次,不吃就不给她留。没过多久,她反而出来吃饭了。
“您对我们说,孩子长大了,但我们心中的孩子还没长大,还在像照顾心中的那个小孩一样照顾他,这本身就是对她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她怎么可能好好做自己?是的,她22岁,是成年人了,我俩经常像哄小孩子一样哄着她,还偷偷看她是不是又在玩游戏,是不是没好好学习,再三唠叨她。我们终于知道,她这是对不信任和羞辱的反抗……”
2007年至今,从一个心理学新人到师生家长心目中的专家,李百芹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因她而脱困,从而实现了生命的升华。从无意中展露的“读心”天赋,到用心理学愈伤疗疾,她享受到了给他人输送甜美和光明的美好体验,同时她也清楚,很多成功案例中所用的方法还难以复制和大面积推广,现在,她又开始了她的心理奇点教育的新探索……
附:
开启心智 化育心灵
——《解放受困的灵魂》读后
毕唐书
去年年底的一天,在北京的一次聚会上,无意之中认识了李百芹老师。友人介绍说她是搞心理健康教育的,已经很有名气。
并不厌其烦地介绍着她的荣耀和成果:十几年执着自学,走国内国际大师路线。心理沙盘师从申荷永、张日升教授;催眠师从蔡忠淮博士;心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萨提亚,美国享誉国际的作家、治疗师、教育家贝曼,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名誉顾问、享誉全球的国际治疗大师葛茉莉等。是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
我开始关注她。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很有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的女教师,阳光,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衣着淡雅得体,诠释着一位女教师的特殊魅力。由于编辑、记者的职业习惯,我对这些是特别在意的。因为教师的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的辐射力,本身就是课程,特别是女教师。没有形象魅力的教师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更不会是教育家。
我因此有了想深入了解她的愿望。
感谢现代通讯工具提供的便利,我很快掌握了她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的大量素材,并一鼓作气写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开启心智之门——舒悦(李百芹)和她的心理健康教育》,发表在今年2月份的《当代教育家》上。在这篇文章中,我特别强调了舒悦作为一名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家型的女教师的特殊意义:
“坦率地说,在接触舒悦之前,我并未关注过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它只是可有可无的‘心理咨询’而已,属‘小儿科’。但舒悦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所展示出的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开启人的心智的世界,一个化育生命的世界。另外,上面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固然可以从中看到舒悦作为一名心理咨询教师技艺上的成功,但又不仅仅如此——如果仅仅如此,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从她身上,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她做人的成功,是她作为女教师的魅力。她的阳光,她的‘不算漂亮,但却美丽’,她的爱心和慧心,与她的专业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可以开启人的心扉的电流,电流所至,会让人的心智豁然开朗。
“总之,舒悦以她独特的行走方式诠释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真谛:
“教育——教师的重要意义是开启人的心智,化育人的心灵。
“有阳光在、美在,有爱心、慧心在,才有学校在,教育在,教师在;才有学生心理的健康,心智的成长和灵动。”
但是,对李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面的优长,《开启》一文并没有过多涉及。而本期《山东教育》发表的这篇《解放受困的灵魂——李百芹心理奇点教育的探索之路》,则在这一方面做了充分报道。总之,两篇文章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印证,从而让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李百芹。
《解放受困的灵魂》一文中谈到的“心理奇点教育”,是李百芹和她的研究团队提出的一个教育新概念,它所涉及和所要破解的是教育的一些深层次的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也是难题。所以,李百芹的“心理奇点教育的探索之路”实质上是一次人的心灵的探秘,人的生命的探秘,探秘是为了从中找到打开灵魂之锁的钥匙,启动学生成长的内力。从文中的七个案例可以看出,她所倾心的“心理奇点教育”的确是一项唤醒人内在的生命力量,点燃人的内心价值追求,强大人的心灵的工作,是一项“开启人的心智,化育人的心灵”的事业。教育旨在育人,育人重在正心。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黄帝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中国宋明时代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叫心学。可以说,一个“心”字,包容着中国人的生命主题、人生真谛和生活智慧。心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前者更强调科学。
李百芹认为,“根本秩序往往是掩盖在无序的现象下面的。从教育对象的无序中发现秩序,是老师的神圣使命。”
“从教育对象的无序中发现秩序”,这里说的“秩序”,就是“育心”的普遍规律。发现“育心”的普遍规律,予以大面积的推广,这是李老师为她的“心理奇点教育”确立的神圣使命,也是她为自己确立的神圣使命。现在,这一工作已经起步。既已起步,必有所成。
李老师的微信号名字叫“舒悦”。她说,她很喜欢并特别在意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意味着舒心、愉悦,和她所从事的事业相关;她希望一听这名字,就会让人有一种美好的体验。同时也和她自己的生命状态有关。她说:执着学习的过程提升的是职业幸福感,体现的是强烈的使命感。
事虽小,但足以看出她对自己所致力的事业的深刻用心。
是的,化育心灵的过程本身就应当是一种对生命的美好体验,是一个创造幸福和体验幸福的过程。